影视国企影响力式微 中影、上影、八一“抱团”
来源:第一财经网 浏览 次 发布时间:2014年7月16日
日前,中影股份、上影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三方公开表述:“此举是为了实施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拟共同打造一批优秀国产影片、繁荣中国电影市场,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扩大国产电影的占有率。”事实上,三方合作背后是民营影视公司日渐壮大,而国有影视公司却日渐式微。
此次合作三方将在尊重各自发展规划的前提下,整合三大集团现有资源,在投资、制片、营销、发行等一系列环节展开合作:优秀影视项目共同策划、投资、制作,拍摄资源互通有无。三大集团计划每年联合出品1至3部重点影片,体现主流价值和市场价值。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影视行业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较量中,民营企业长期处于上风。此次三大国有影视巨头进行联合,是欲打破现有市场格局,还有另有所图值得思考。
当前影视行业中华谊、光线傲立群雄,跨业进入者乐视、万达也已一跃成为影视新贵。但是三大国有影视企业则较为消沉,除了中影去年出品的《中国合伙人》获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其他鲜有代表作出现。按理来说,国有影视企业在资金、资源方面具有较多优势,而民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但为何现实却是民营企业更胜一筹?蔡灵表示:“其原因关键在于创新力,国有影视企业的管理行政色彩较浓,创新活力较低,这在文化类企业中属于‘致命伤’。而一些民营企业,在顺利实现上市之后,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在影视市场中获得了较大成就。”
从目前情势来看,国有影视企业赶超民营影视企业有较大难度,即使三大国有影视联合,也未必能撼动当前的市场格局。三大国有影视企业进行联合的最大意义或在于响应国企改革的政策号召,并且对新发布的电影优惠政策有所“企图”。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七部门6月19日下发通知,发布了支持电影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通知里提到,将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扶持5-10部有影响力的重点题材影片,在农村放映的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如此大力度的政策优惠,三大国企岂会放过机会。三大影视国企联合出品的影片在申请政策优惠时将轻而易举。”蔡灵表示。
影视国企亟需求变,缺乏创新在此轮文化产业大发展中将把国企与民营企业越拉越远。在三大影视国企中,上影即将上市,资本市场的洗礼或将使上影集团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若上影能够带动中影、八一的发展,影视市场中国企的影响力有望增加。